亚洲保理

【新闻】央视财经《对话》:中国高端制造业起飞进行时

时间:2016.06.09  来源:本站  
分享到:

5月3日央视财经《对话》播出“中国高端制造业起飞进行时”,林左鸣带来了一件件中国制造的点睛之作。他在现场利用这些产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专业问题生动化,深入浅出的解读“中国制造”。如何理解“中国制造2025”?未来中国制造该如何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深度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工业时代的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在互联网时代,该如何激发和传承?

这期有高度有细节有生活有情怀的节目,也许就在那么一瞬间就点燃你的航空热情。节目的特邀嘉宾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关桥、中航工业副总经理、CIO张新国、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处长王建伟、创维集团副总裁孙瑞坤。


【主持人】:马上我们带各位游览的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我们将会从拉斯维加斯乘坐飞机起飞,前往科罗拉多大峡谷,现在请大各位系好自己的安全带,我们的飞机马上就要起飞。

我们的飞机飞行的距离是446公里,飞行时间大约是45分钟,现在各位看到的正前方就是科罗拉多大峡谷了。它的形状非常不规则,大致是呈东西走向,像一条桀骜不驯的巨蟒,匍伏在凯巴布高原之上。它的宽度在6公里到25公里之间,平均的谷深达到了1600米,谷底的宽度是762米,这一切都向人类展现了人类依存的地球在20亿年前的壮丽的画面。现在各位可以放松心情,好好的欣赏一下壮阔的风光了。

好,再过一会儿我们的飞机马上就要下降了。谢谢各位的乘坐。谢谢各位的搭乘,我是刚才为各位做了空中导游的陈伟鸿。刚才呢大家乘坐的这个飞机是美国维信航空公司的N732号飞机,它在这条航线上已经飞了11年了。不过我在这儿要告诉各位的是,如果您从今年开始想要再去饱览这段风光的话,您乘坐的就是我们中国制造的飞机了,开心吗?

其实如果要从我们中国制造出口到美国的第一件商品算起呢,已经有30多年时间了。但是一旦提到中国制造,更多的时候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简单的玩具,廉价的服装等等。那么对于中国人来说,我们到底是如何把这样一个高端设备,我们的飞机卖到美国去的呢?你有很多的好奇,没关系,我们请出一个神秘的嘉宾为你现场来解答。来,让我们掌声欢迎今天《对话》节目的嘉宾林左鸣先生,有请。

您好林董。

【林左鸣】:您好。

【主持人】:欢迎林董。每一次在《对话》节目当中见到林董,林董都很忙,他都在忙着卖飞机。您觉得是卖战斗机更好卖,还是卖民航机更好卖?

【林左鸣】:都不好卖,但是可能民航机卖起来更给人家有一些振奋和刺激。

【主持人】:所以对你来说,如果卖出民航机,你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会更强一些?

【林左鸣】:对。

【主持人】:谢谢您,来,请坐。

所以还跟卖飞机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是,我们到底把飞机卖给发达国家更容易一点,还是卖给发展中国家更容易一点?

【林左鸣】:当然,卖给发展中国家容易一些。

【主持人】:他们是因为要求不高。

【林左鸣】:那倒不是,我们的飞机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首先你必须是满足国际通行的试航标准要求,你才能卖得掉。你不能说不能满足,比如说我们这架运12,那么卖到美国去,它是按照FA23步的试航取证要求去取的证的,所以这是很重要的,标准应该都是一样的。美国这家旅游公司原来选择是德国的一款飞机,那么现在准备用我们中国的运-12去替代它的话,显然飞机的水平不能比原来的话。

【主持人】:对。就您说的同场竞技咱们不能输它对吧。

【林左鸣】:对。再来一个,这个飞机应该是有很强的经济性,很好的经济性,很强的竞争力,这个肯定要选择。

【主持人】:经济性,或者换句话说可能是性价比。是不是因为它的性价比比较好,所以征服美国市场也成为了一个我们的杀手锏,那这样的话,我们还有一个担心,是不是因为我们便宜,所以他们才买?

【林左鸣】:这是一个因素,再来一个,我想这样的飞机可能也就我们在做了,其他的国家也有做的,但是这个坐机的,比如说20座机的这样的飞机不会那么便宜,应该成本是比较高的。你知道制造飞机跟制造汽车不一样,汽车是可以自动化程度很高。

【主持人】:对。

【林左鸣】:大量用机器,甚至用机器手、机器人来代替人力的劳动,劳动力成本就比较低。但是飞机呢还是一个技术密集型,同时又是人类密集型的一个行业。

【主持人】:如果是他们自己来生产的话,售价大概会比我们高出多少来?

【林左鸣】:我估计要翻一倍。

【主持人】:翻一倍的价格。

【林左鸣】:但是它现在不生产这样结构的飞机,像这样的飞机现在追求都是用新的复合材料的。

【主持人】:中国制造到底具备什么样的优势,我们也特别联合了国双大数字中心做了一个相关的调查。在600多个城市6亿多的互联网用户的心目当中他们给出了自己一个选择,我们在大屏幕上公布一下他们的选择到底是什么。

最高的是便宜。还是聚焦在价格上,看到这样一个统计结果,林总您的心中是兴奋多一点呢?还是忧虑多一点。

【林左鸣】:便宜,不能说它就不高兴,在这个阶段上我们只能靠这个优势,来进驻国际市场。

【主持人】:但这个阶段有一个特殊之处,就是世界各个国家的工业制造格局都正在发生一些调整和改变,德国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然后美国的再工业化等等,其实对于今天的中国制造而言,尤其是我们今天中国已经制订了像制造业的强国转型的一个重要的对话,就是中国制造2025。

【林左鸣】:中国制造2025,现在议论比较多。也有人提出应该是中国工业2025,因为德国人提的是工业4.0,但是不管到底它内容涵盖哪一些,肯定是跟现在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有很大关系。面临这样一个变化,我们中国制造的产品的竞争力仅仅依托于成本低,便宜,是不是就能占住脚,我觉得面临着这股变革的浪潮,我们是站不住脚的。

过去我们一直讲人口红利,很大程度上也是教育红利,九年义务教育制够了,初中生足够打天下,但是现在的农民工二代,教育成本已经提高了,它不会是初中生,当然另一个方面,如果一旦机器人取代了生产线上的人,那成本会更低。你在美国用一条机器人生产线做航空零部件,跟在中国,跟在非洲都一样,说不定在美国采购的机器人来便宜一些。

【张新国】:实际上这个话题围绕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展开的,也就是说我们中国人实际上已经错过了前两次工业革命,蒸汽机革命和电力革命,实际上我们赶上了信息革命,也就是说我们在网络计算机时代并没有落后,但我们也没有领先。那么下一步工业4.0也罢,再工业化也罢,根本问题是要用互联网的这一套思路和技术,把所有的设备、装置、系统、产品全部连接起来。

【关桥】:刚才张总描述的这些是我们正在往前走,正在做的一些事情。将来发展的,那么按照中国工程院给政府的一个战略咨询报告里边,关于工业强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中国制造2025,也是一个阶段。还有一个2035和2045都是中国制造。那么中国制造2025要达到的一个目标是什么?如果说现在制造强国在国际上有两个方阵的话,那么我们中国在中国制造2025要跨入第二个方阵。2035是第二个方阵的领先,再到2045,那么我们就应该是进入制造强国的第一方阵。

【主持人】:实际上他也就是说我们努力来打造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中国的高端制造可以跟世界来接轨,所以就有了今天这样的一个神秘的东西在我们的现场。林董说所有的秘密都在这其中,其实我也很好奇。因为从这个平台的表面上我们可以看到,对未来而言,它上面一定会有让林董非常骄傲的中国制造的点睛之作,我们的各种各样的性能、状况,特别好的飞机,甚至还会有轮船,有高铁,有卫星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中国制造的未来的核心。那么在这底下到底有一些什么?林董我们现在可以来揭开您带来的这些秘密吗?

【林左鸣】:可以。

发动机叶片藏玄机——谈航空材料


【主持人】:可以啊,来,带着好奇,我们来开启一下这些小秘密,来,说是秘密,其实真的比我想象的要简单得太多了,虽然我不明白为什么林董会把它带到我们现场,来,各位看一下。这就是你们期待当中的第一个秘密的谜面。

【林左鸣】:这是一个发动机的叶片。

【主持人】:带它到这儿来,您是想告诉大家什么?

【林左鸣】:材料,今天所有技术进步,我们可以发现它背后都有材料支撑的影子,不管是,包括现在的电子技术的发展,它背后很重要,很显然也是材料的不断变革,从半导体到现在的集成电路,它背后很重要的,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材料的变化。

【主持人】:长期以来,如果我们把这个材料比作是工业制造的一个粮食的话,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当中,我们基本上都处在半饱半饥饿的这个状态。

【林左鸣】:这样的航空发动机叶片呢,它要耐温度很高,如果这个叶片是在涡轮工作的话,那就要很早就要上千度了。但现在我们最新的涡轮叶片工作温度都靠近2000度了。靠近2000度什么概念?材料是,一般材料肯定是融化了。任何单一种材料肯定都是融化了,单一种材料扛过2000度的很少,都融化了。那么怎么使得它不融化,显然有两个技术要应用。一个材料本身要改进,改进就要做成合金,就要找很多不同材料来配方,来配比,做成一种新的合金材料,来看看这个合金材料是不是能扛温度。当然还有另一个办法就是,我要对它进行冷却。那么从第一个配方来说,我们过去的就是要大量的花钱,大量的去做试验,去试错,实际上这里面也跟我们今天中国制造2025要联系起来了,我们今天要选择一个办法,我们希望在前人已经做过的很多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大数据、数据库的基础上,我们希望不要像过去那样子,简单的去做比对,我直接在计算机进行模拟,进行设计,我要设计出一个新的材料,不是过去试验出一个新材料,这个是一个重大变化。

【主持人】:林董一直在孜孜以求一些新的材料,给我们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工业提供更好的一些更有养分的粮食。

【林左鸣】:再拿这个叶片来说,我现在把这里面另外一个秘密揭开。

【主持人】:好。

【林左鸣】:这也是一个叶片。

【主持人】:这个算得上是秘密吗,你看也是一个叶片,我想你至少得也变出一个别的东西来。

【林左鸣】:这个叶片跟那个叶片有叶片有相似之处,但是不一样,有一个很重要的名字,这个叫单晶叶片。我们要知道铸造的这个工业知识应该清楚,就是我们把钢水、铁水或者是合金烧到一定温度以后,融化以后,做了一个模子,把它倒进去。倒进去它在温度一冷却以后开始就凝固了。凝固了,它整个这一包泔水就产生很多晶核,这个晶核就是以它为主开始长出来,长成一个一个晶格,在材料里面很多晶格,所以我们材料里面很多都是多晶的。那么这个叶片,这么复杂的一个形状,里面还是空的,空心的,它是一个晶体。

【主持人】:也就是所谓的单晶,单晶叶片。

【林左鸣】:单晶的,那么它得好处就是,它由于没有很多晶格交织在一起的话,它这个晶格边界是最容易出现热腐蚀,出现断裂,出现疲劳,出现裂纹的一个地方,那么这样就是使得它的这种晶界减到最小。

【主持人】:更坚固一点。

【林左鸣】:整个材料就是一个,这里面就很复杂了,首先这个材料一个模具做完以后,泔水如果倒进去以后,我要想办法控制住,不让它一下子冒出很多晶粒,晶核来。

【主持人】:你怎么控制呢?

【林左鸣】:那就是要通过计算机来控制它的温度舱,只能一开始,就在这里面长成一个晶核,其他地方不能再长晶核,那就说明这里面要先达到他长出晶核的温度,然后呢,温度逐步控制,用计算机控制,逐步逐步把它冷上去,往上冷,这个晶核逐步逐步往上长,最后长成一个晶体,那么这个要求难度就很高。

【主持人】:这么高难度的技术是我们自个儿琢磨出来的,还是从哪儿学来的?

【林左鸣】:现在世界上可能能够干这样的技术的国家也没几个,这个科学原理大家知道,当然没有哪一个国家会把这个技术告诉你,肯定是我们自己要科学方法,科学思维,转变成共同工程技术把它做出来。那么这样的东西当然成本是很高。

【主持人】:高到什么样的程度?

【林左鸣】:可能很多人不太清楚,像这样的一个叶片一般是一台轿车的价钱。

【主持人】:好多人都(很惊讶)。

【林左鸣】:贵可能要四五十万。

【主持人】:对,工业体系当中有越来越多像我们刚才展示的这样一个新技术、新材料的话,会给中国制造带来什么样的一个腾飞的力量?

【孙瑞坤】:从消费电子的材料来看呢,我们其实比如说电视,三大材料,一个呢是显示器,就是现在我们俗称的LED的面板。另外一个是芯片,还有一个是工程塑料,那么其实在五年之前,我们绝大多数的这些原材料都是受制于国外的。那么最近这五年,所以说我们对工业2025很有信心,最近这五年,无论在芯片还是在面板方面国产化都有了很大的突破。现在我们国内有了两三家在国际上也排得上,我不知道这里可不可以说名字。它们两年之后呢很可能就可以占到国内总需求的60%,在国际上也是比较,在产量也是比较领先的。

【主持人】:你们有了这样的新粮食,对于你们生产产品而言带来了什么样的新变化?

【孙瑞坤】:首先是成本的降低,另外在质量和售后服务上呢也是有更好的保障。

【主持人】:更有保障了,更便捷了。

【关桥】:当然是最基础的一个。但是到工业4.0是,刚才我们张总谈到的工业4.0的发展的话,工业强基它有,我想大概有四个方面。首先第一个就是基础的元器件,刚才创维老总也谈到他们的芯片,实际上这样的芯片如果我们国家有最先进的突破的话,这就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持,对工业化,工业4.0。

第二个呢就是基础材料,基础材料刚才也已经展示了很多了。再一个就是基础工艺和制造技术。

不同材质在一起——谈航空工艺


【主持人】:谢谢你。原材料确实是工业制造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所以在今天林总带到现场的藏宝箱当中,它处在我们一个最基础的地位,但是当我们夯实了这样一个基础之后,带着这些新原料进入到工艺流程的时候,我们同样也会面临很多的新挑战。对吧。我们看看在第二层的藏宝箱当中到底藏了一些什么样的宝物?这两块材料看起来似乎没有像您刚才提到的单晶材料那么的值钱,或者那么的特别,是吗?一块是铝制的,一块应该是铜制的吧。

【林左鸣】:这里边是两个不同材质通过特殊的焊接方式把它焊接在一起。那么在航空产业里面呢出现过很多这样叫不同材质连接在一起,到底选用什么办法连接在一起更好?这个确实是不同的工艺制造时代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办法。

【主持人】:可能很多人觉得让这两个东西放在一起还不容易吗?咱们找一个大力胶把它黏在一块儿,或者找一个超级电焊工咱们把它焊在一起。就真的像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或者实际上难度大大超过我们的想象?

【关桥】:我是焊工,我是一个搞焊接的,实际上这两种材料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截然不同的,所以要用普通的电焊把它焊在一起它肯定要裂开的,肯定要开裂,里边有裂纹,有气孔,有夹杂等等这些东西。所以它这个焊接接头的质量是不会高的。

【主持人】:林董你们是不是找到了让这两种不太可能的物质在一起,在一起,永远在一起的特殊的秘方?

【林左鸣】:这个现在我们就是关键是他就是搞这个专业的,我们现在这个技术已经比较广泛的应用在航空的一些复杂的一些构建上的制造。


【主持人】:您的藏宝箱当中有这样的成品展现吗?

【林左鸣】:这个就是,一个是铜的,一个大概是铝吧,这两个材料。

【关桥】:可能是摩擦焊接,线性摩擦焊把它焊在一起的。

【主持人】:您真是专家,肉眼就能看出这个焊接工艺。

【关桥】:摩擦生热大家知道,钻木取火就是摩擦产生的力量,那么两个金属片互相之间的摩擦,产生的热量把它加热以后,然后一个加压顶锻那么它就焊在一起了。所以这个焊接质量还是很高的,就没有像刚才我们说的电弧焊产生得那样一些一种金属材料的焊接,所以这个就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又制造一些特殊的结构的时候,两种材料连接在一起,这就是一个特殊的制造技术。

【林左鸣】:就是通过刚才关院长说的惯性摩擦焊,就是这个焊缝,它的强度是高过机体的强度,这我们做过很多试验,所以现在我们的,比如我们的三代战机的发动机,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零件,这个还是比较大的一个部件。要求降低它的重量,你别看很多不同零件,如果做一个珐琅台,然后弄很多螺钉把它栓在一起,绑在一起,它本来连接的效果不见得比这样的焊得好,还有一个问题重量增加很多。在飞机上呢,我们希望把每一克可以减下来的重量把它减下来,所以最好办法就是通过这样的焊接,而且焊接它这个强度非常牢。

【主持人】:要达到这样的精确不仅仅需要我们掌握这个技术,工艺上的技术,还需要拥有能够让他们真正的组接在一起的精良的设备,所以总这个工艺上来讲,您觉得是工艺更重要一些或者是让它们能够组接在一起的设备更重要一些?

【林左鸣】:实际上这个东西不分上下。

【主持人】:不分上下。

【林左鸣】:很多的工艺、技术本身要靠设备来实现,来保障。另一方面的话,这个没有设备的话,很多我们的制造也很难满足要求。

我们现在感觉好像差距都挺大,当然表面上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现在很多高端的精尖的,高精尖的设备进口了很多,国产的设备一般还是扮演的角色都是比较普通的,但实际上背后还是个工艺技术的问题。现在很多设备它是把很多工艺技术已经提炼以后,就连接到设备系统里面了。实际这是一个,虽然表现出是两种东西,但实际是一个体系的差距。

【孙瑞坤】:我感觉过去呢确实是劳动密集型比较多,但是现在看来呢,设备的比重会占得越来越大。你比如说我们现在搞了全国第一条机芯的全自动化生产线,主要还是依靠设备,原来我们这条生产线呢需要40个人,那么变成全自动化以后只需要四个人。那么这里边你想还是说设备占了主要的分量,但是我也非常赞同林总讲的,那么设备里边固化的工艺和技术,其实也是人把它固化进去的。

【中国经济周刊】:我是中国经济周刊的记者,我们的问题是关于航空发动机,我们知道我们的发动机的发展水平跟国外的先进水平可能还有一些的差距。那您认为是钱的问题还是体制机制的问题?

【林左鸣】:因为航空发动机曾经很长一时间,很多工厂都工资都开不起,濒临破产,我都干过两个航空发动机万人大厂的濒临破产的拯救工作,所以呢以前还有很多我们学发动机,国内少数的学发动机专业的高端人才,读了硕士,读了博士,都跳槽去搞房地产,去搞金融去了,所以现在大家很关注的,对我来说我是很感动的。

我举一个例子吧,大概就是从50年代,这次美国公布的数据,从50年代初到本世纪初,美国大约在航空发动机的基础研究方面投入超过了一千亿美元,中国估计五个亿人民币,这差距就是这个差距。所以我说不差钱是负责任的话,不是不负责任的话,这真的是需要集中财力,来做大量的试验,通过这种试验能够把这个水平整体提升。

【王建伟】:西方国家呢有百年的工艺化历程,我们中国的工业如果说是有近代或者是现代工业呢,实际上诞生了1860年,安庆军械所生产第一台蒸汽机。那么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我们国家的工业可以说是一穷二白,通过这6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通过这3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现在已经是制造业大国,可是我们的历程却是时间非常短,我们不能像西方国家先工业化,再信息化,我们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遇上信息化浪潮,所以说我们走两化融合,这些问题随着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地改造提升我们的装备制造业,我相信国货会取得国人的认可了。

【主持人】:谢谢。其实一直以来对消费者而言,无论是工艺也好,无论是设备也好,似乎都离我们普通的生活有点远。但是前一段时间有关于从国外购买的电饭煲、马桶盖等等,这样一些生活当中的用品突然间让我们觉得,啊,是不是我们的工艺真的比别人差那么多。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数据是来自国双大数据为我们提供的一个调查,就是国货饱受诟病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能够造好火箭和高铁,为什么造不好马桶盖和电饭煲?

【关桥】:中国并不是做不好马桶盖或者是电饭煲,可能做的不见得比国外差,但是关键在于我们质量保证的体系,从材料一直到制造过程,这个体系的哪一个环节,哪一个环扣出问题的话,那么整个可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会差。

【林左鸣】:前不久讨论马桶盖的时候后来发现说这个马桶盖是在浙江制造的。那么我们呢现在实际上这里边还有其他因素,非工业化的因素,你没有很好的来进行创新创业,你拿不出一款新的产品,实际上日本这个马桶盖人家设计,人家这个设计肯定有它的独到之处,有它的创意点,有它创新的地方,然后它根本就不造,就交给你中国去制造,当然他只在日本卖,也不卖到中国人来,日本人喜欢这样子,然后你这个最好跑到日本背一个回来。

【主持人】:就很辛苦。

【林左鸣】:我们应该有危机感,我一直在讲一个观点不见得对,但是有这么一种影子在里面,就是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反而工业体系是完整的,水平再差,以前有一个什么双喜高压锅,那也是中国制造的,汽车轮胎到汽车弹簧钢板,到解放牌汽车那个箱柜是木头做的,木头也是中国自己的木头。

【主持人】:你在这个体系当中任何一环都可以找到我们中国制造的影子。

【林左鸣】:但今天中国这个体系,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配套,这么一个过程已经完全变了。

【主持人】:在你看来,这是一个进步还是一个倒退呢?

【林左鸣】:这个如果你要走到,像美国一样走到高端去,你是进步,但是你永远停留在中低端你就是倒退,时间长了就是倒退,这个问题要很重视。

复杂管道奇制造——谈航空虚拟技术


【主持人】:其实我们应该有一种任重而道远的紧迫感,所以我们的这个藏宝箱必须继续再打开,我们走过了第一级,走过了第二级,现在到了第三级,在我想象当中,这个宝藏的珍惜程度肯定也就越来越高了,到底会是什么呢?马上来揭晓,来。

这次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非常工业的东西,在家的厨房也常常看到类似的水管。但我想可能这次我又猜错了。

【林左鸣】:这是发动机的滑油管跟燃油管。航空发动机它是一个旋转体,它的管子就是密密麻麻的布在整个旋转体中,所以这个管子是非常复杂的几何空间。那么以前呢做这个管子呢非常难,我就图纸没法表达,这个管子你画个图很难,还有比这个更复杂的。

【主持人】:这可能都算是简单的了。

【林左鸣】:几何空间还有更复杂的,所以以前看图,三视图,测视、俯视、正视,没法表达这个东西,它很难表达。那么图纸都没法表达这么一个管子,以前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拿实物去比划。那么这个管子呢又很硬,你要弯得很好也很困难,那么弯这个管子肯定按照这个尺寸大小要做各种攻关,工具,很多凸轮,去用专门的设备来把它弯起来。那么在弯之前怎么设计好这个管子,只有拿软一点的铁丝或者铝丝去比划,去做,也就是我们放大样去把它比划下来。

【主持人】:您这个描述的让我们想起手工作坊的感觉,就拿一个替代品先来弯,弯完了之后才有可能用在正式的材料上。

【林左鸣】:对对对,过去在工业制造当中占的复杂形状几何形状的构建的制造,经常都是用最土,最原始,最笨的办法去做,否则它就没办法。

【主持人】:现在有了计算机,我们是可以不这么土,不这么笨吗?

【张新国】:那有了计算机以后,就完全可以三维把它仿真出来,现在是两个体系,一个就是实物的体系,一个就是计算机仿真的体系,我是任何事情都可以在计算机先做仿真,再做试验。当然现在做的水平达到什么水平,达到我是从它的几何形状、结构形状来做仿真。将来的目标我们希望是,不但是反出几何结构形状,甚至它的功能、性能我们都能仿出来。

工信部呢就把中航工业呢作为两化融合的一个示范吧,那么苗部长为了让工信部来树我们这个点,来做示范,就搞了一个展览,那么苗部长亲口给我讲他当年在东风汽车当老总的时候一个最简单的,就是汽车驾驶员底下有一个脚垫子,这个脚垫子你看起来简单,它是三维空间,它不是平的。那么这个三维空间你要做这个橡皮垫,你怎么做都不伏帖,你帖上去以后。你如果用一个,因为橡皮垫是有弹性的,它不伏帖,三维走不了,他们就想不出个办法来。

你像刚才林总说,一个二维的管子你也刚才说用铁丝可以,那三维的怎么办?所以他说当时想了很多办法,一个老工人就想用报纸,我把一个报纸放上去,我用剪刀来剪。

【主持人】:先用报纸来试是吧。

【张新国】:但凡有起伏的地方,我就给它剪个口子,这样呢我最后就适合了三维的一个服服帖帖的帖在地面上的情况,我再拿报纸三维剪下来这个样,再去做这个辫子。

【主持人】:这个方案想过去好像可以。

【张新国】:它行得通,它确实解决了问题,但是这就是当年你刚才讲所谓笨的办法,但是它也解决了问题,这是苗部长亲口给我讲的。但是现在呢比这复杂多的事情,汽车的垫子,管路,所有空间的几何都可以在计算机上先做,做好以后你在物理上一次就做好了。

【主持人】:好,那我们问问林董,您带来的这个改良的方案或者对于中航来说,要改变我们传统的这种模式,到底秘诀在哪里,在你的小抽屉里又装了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

【林左鸣】:实际上呢这是,有一个鼠标,我想这是一个象征,象征现在的信息技术。现在要解决问题看来还得靠信息技术,我刚才实际上说了,我们现在复杂的几何构建,需要用计算机进行仿真。但是下一步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次,就是这个构件里面流的比较说润滑油,这个润滑油的流速,这样的形状,它流速怎么样。

【主持人】:这个制造的程度越来越复杂的今天,小小的鼠标可以带来多大的神奇,我们让林董在现场触摸一下鼠标,看看这个神奇会出现吗?

【林左鸣】:这个实际上就是显示了我们现在的计算机在设计这个管路的时候直接的一个三维的图,直接就进行装,而且要看看这个装会不会干涩,这么装行不行。当然这个都是我们基于它的几何、物理的形状的结构的这种仿真,我们做飞机来说,过去我们坐飞机有时候有时候叫放大样,这个放大样跟以前1958年修人民大会堂要放大样那是一样的。

【主持人】:差不多你得打造一个真实大小的飞机。

【林左鸣】:你要做大小1:1的,同样的物理的结构,你要比划的这样的东西能不能装得上去,所以这个事呢确实省了很多东西。我们应该说是,我们在做三代机的时候,比如说歼-10这样的飞机,我们从开始立项研制,到了一架飞机首飞,用了12年时间,然后后来又用了六年时间实现了定型。那么后来我们像做大运这样的飞机,这样的飞机比歼-10飞机复杂多了。我们基本上这么大型,这么大的一架飞机,200吨级的飞机,我们是一张图纸都没有,全是无图化,全部在计算机进行仿真。所以这个速度,五年就完成了。

【张新国】:我觉得我们在过去十几年里基于信息化改变了飞机设计制造实验过程的这种方式呢,其实也就林总刚才讲的,实际上我们跟国外的差距还是存在的,因为波音777在15年前应该说,10到15年前,就第一次实现了无图设计,全飞机都没有再有一张图纸。其实我觉得它不在于有纸和无纸,现在像西方这个操作工人都拿着ipad在操作,而且有图象,有录像,有说明,有操作指南,那你可以想一想,这样做出来的东西不仅快,而且不出错,更重要的在于新的劳动力的介入会很快,学习也会很快,上一辈的知识的传递也会很彻底。所以我就举一个例子,这就是信息和知识对工业过程的另一个改变。

联创平台新思路——谈航空创新精神


【主持人】:刚才我们大家看到的这个虚拟跟现实的结合,应该说给我们的工业制造赋于了一个全新的灵魂。难怪林董把它放到了这个藏宝箱当中这么重要的位置。我们继续来看这个藏宝箱其实只剩最后一个秘密还没有揭晓,我在想这是藏宝箱的最上一层,所谓的最高机密,最核心的珍藏应该就在这儿,但它会是什么呢?我们不妨请现场的各位有兴趣的话猜一猜。

【观众】:我认为应该是一张纸,这张纸代表了我们的一个核心的,自主的知识产权的一个国际上的一个认可,我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主持人】:谜底就在林董的手里,现在林董来给我们揭晓一下。

【林左鸣】:正确。

【主持人】:天哪,钢铁侠,您是打算自己当钢铁侠,还是未来要生产钢铁侠。

【林左鸣】:我觉得我们对它抱了很多憧憬,就是人的生理智能跟计算机的智能进行对接,我看你们中央台就这一两天好像有一个节目报道了脑电波控制这个机器人在路上走。那么这样的可能是下一步整个工业发展,工业制造一个根本的反响。

【主持人】:我们也给大家看一看现在你们有的机器人到底有多神奇,来。(小片)

【主持人】:这个机器人我觉得好像比钢铁侠还更牛一点。

【林左鸣】:它虽然是一个真人,有一个辅助系统,然后带上去以后,这个使得这个真人劲很大,就这么一个体系。那么这个也是在最近我们刚刚发布的,爱创客上发布的第一批产品,其中之一。

【主持人】:爱创客是一个什么概念?

【林左鸣】:实际上创新最具活力的是一些小的团队,因为大企业管理层级很多,就必然存在很多官僚主义的东西,它有时候会压抑很多这个非常富有活力的创新团队发挥作用。而社会上有很多这样的团队,它能够起作用。现在问题是我们怎么样让这样的社会上这类资源能够有所用,爱创客实际上就是我们利用了计算机、互联网这个平台来调动全社会的资源进行工业创新的一个手段,我们把它叫中航联创,联创网。那么起个名字叫爱创客。

为什么刚才一开始我们讨论到底是叫中国工业2025还是中国制造2025,这个可能以后习惯了大家都理解了这个意思,但是实际上今天中国的工业发展不能仅停留在制造,也就是说不能仅停留在给外国公司代工,一定要从源头,从创新入手。

【主持人】:其实我们一直呼唤创新,我们也期待创新能够给中国制造带来更多的一些改变,说到改变,如果各位关注了我们中国制造2025的话,你会发现关于中国制造的英文表述已经发生了一点小小的改变。过去一提到中国制造,我们想到的就是耳熟能详的“made in china”,但是今天呢,中国制造的英文表述我们可以把它说成是“china Manufacturing”,那么这两者之间到底出现了什么样的差别?

【林左鸣】:我觉得中国制造实际上有很多外国企业,外国品牌,外国技术,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在制造,在走向全球市场。那今后呢,应该这个中国制造应该是有根本的区别,我们更注重的就是在有本土的创新,本土的创意,一直到今天很可悲的问题,就是包括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概念,包括什么工业4.0,再制造等等也好,那都是金融危机以后应运而生的,但是提出这样的理念,这样的观点,应该说是,我们还是跟在人家后面。所以创新归根到底是思想观念的变化,是文化的变化。如果这个东西不变的话,那么我们就会一直跟着别人后头走。

【主持人】:那你觉得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我们才有可能超越他们,而不仅仅是永远的一个跟随的战术?

【林左鸣】:中国的创新问题可能归根到底还是首先,很大程度受我们的传统习惯,我们的观念的影响,中国人还是比较稳健的,比较保守的。最近我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问题,美国的喷气机、飞机发展当然离不开技术,但推动这个产业进入民用的发展是一批时尚达人,美国的波音707进入航线是处在一个前面已经有一款喷气机出现了机毁人亡的事故以后,大家都很谨慎。但是恰恰美国一批艺术家率先就把它推起来了。所以这些东西在中国人现在的一般的大众的思想中是很难接受的,这是需要我们改变的。

稳扎稳打唤手艺——谈工匠精神

【主持人】:但是我想我非常认同您提到的这个观点,什么样的人它就能做出什么样的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念或者是呼唤所谓的工匠精神,这也是这一段时间在媒体上强调的非常多,非常多的。认为工匠精神其实是成就我们工业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

【林左鸣】:现在肯定是没有工匠的,为什么?你说我们面临大量的国外转移的中低端的制造,突然到中国来,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生三个月培训上岗就可以开干。

【主持人】:就我们忙于流水线了。

【林左鸣】:就能干出来了。那么过去呢,三年徒工,三年学徒,进工厂以后要给师傅打开水,师傅抽烟给点一根烟,三年老老实实跟着师傅学,那个东西已经有一点,那个传统已经没有了。

【主持人】:当个八级钳工什么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吧。

【林左鸣】:对。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对中国现在是很大的一个问题,我们缺乏,现在我们国家这些年发展快了,让人养成一个浮躁的心态,那种潜下心来,很专注的把一件事情做成极致,而且为了这样的极致有一种很高的荣誉和自豪感,这个东西没了。

【主持人】:当你打开世界版图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国家和地区它们因为有一种有的工匠精神,或者我们听到的工程师的精神,对工业的专注精神。他们赢得了很多消费者的亲睐,当你的目光瞄下德国的时候,他们的厨具,他们的汽车肯定会给你带来很深刻的印象。当你想到意大利的时候,他们跟时尚相关的服装或者是皮具已经扎根于人心,到法国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时尚用品和奢侈品,你认为它就该出产在这儿才是它的正宗的出生地,瑞士的手表军刀,澳大利亚的保健品,荷兰的剃须刀,美国的运动装备,手机、便携电脑,还有日本的,当然著名的马桶盖也在上面,日本的数码产品,化妆品等等等等。其实我们很希望有一天在世界其他国家的某个电视台,我们在做同样的节目的时候,也有一张中国地图在上面,然后世界各国的人民就会很自豪地说,提到中国制造,我马上想起了这儿,想起了那儿。

【林左鸣】:这一天可能还是得花点时间去做。

实际上这个东西是一种历史文化的传承,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我们飞亚达公司并购了瑞士的一个钟表公司,叫艾米龙,这个品牌。这个品牌还是很有名的,曾经送过一个座钟给慈禧太后,反正故宫里面还有一个。

【主持人】:非常有历史传承的。

【林左鸣】:对,但是我们在并购的这家公司以后,我们很注意一件事,为了保持它品牌的正宗,我们这个公司一定要从本地,瑞士人当中招收一些有经验的人来从业,我不敢从国内随便调点农民工进来干,因为怕把它这个品牌干砸了。那么最近还有一个例子,最近我们在珠海航展刚推出一个三吨级的一个直升机,整个工业造型我们最后还是拿到意大利去做,意大利的工业艺术造型还是全世界顶级的,这个你不拿来去做,你做出来的那个东西就不是那么回事。所以这些东西不是说你一天两天可以超越的,一个螺丝,一个螺帽套在一起的时候,德国人做的几乎是没有阻力,不停地去转的。我们做的可能毛刺很多,转两圈就停住了。实际上呢还是你的专注,你的精益求精,你这个精神是没做到位的。它会对你很细致,各种细节,认真的研究。而且研究的很到位,然后把你可能造成产品质量的问题都足以把它解决掉,它这种专注,这种做到极致的精神确实是融入它的血液当中。应该说对中国从传统来说,我们历史上都有很优秀的时候,不管是创新四大发明,甚至还有别的很多发明。工匠精神中国也有一些老字号,老品牌,我觉得是近代对西方先进技术的冲击之下,我们又想赶超,一下子就浮躁了。不管创新精神也好,还是工匠精神也好,都扔掉了。

【主持人】:给我们一些时间。

【林左鸣】:确实应该捡起来。

【主持人】:未来你希望世界如何记住中国制造?靠什么独特的这个特性。

【林左鸣】:我觉得短期内创新可能超过美国,你的制造严谨可能超过德国,还真要有自己的东西,但不能老是便宜,我觉得中国有一个很大的优势,服务。如果把服务做好应该是能够有中国特色,因为现在没有服务的产品已经越来越缺乏生命力了,而这一点我们可以走上去。

【主持人】:大家提到了创新精神,提到了工匠精神,我觉得一直以来在我们中国人的身体当中都不缺乏这两种精神的血液,无论是3000多年前的鲁班精神,无论是我们四大发明当中我想无时无刻都在闪现着我们的智慧和我们的专注,问题是,当我们全球的高端制造业的格局重新抒写的今天。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方式能够重新激活,重新诠释我们身体内的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我想这是留给我们中国制造需要去面对和解决的又一个问题。谢谢大家关注,也谢谢大家一直以来对中国制造的支持。好,这里是《对话》,谢谢您的收看,下周再见。

来源:央视财经5月3日《对话》

上一篇: 【新闻】国内外零售业遭遇寒冬 超半数上市公司三季度净利或下滑

下一篇: 【新闻】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大盘点